明清的辉煌 江村历史文化厚重突出表现在什么地方?许多人在探访。回答这个问题,最简单地说江村明清两朝出了126个进士、举人,民国初十年出博士、学士17人。就数字论在老徽州的村落中江村会让人翘楚,将范围放大到全国,江村照样让人竖拇指。除了这极具说服力的人让外,还可指祠堂、牌坊、民居作物证。 六县联立中学 1938年,宣城沦陷,宁属六县联立中学一千多名学生迁来江村,当时交通不便,购书困难,学校教师就依靠“江村书屋”丰富藏书,编写教材,进行教学,解决了当时教材严重缺乏的问题。直到抗战胜利时,江村图书馆还完好无损。六县联中,江村八年,育子弟八千余人。那时的江村溪旁山边到处是这样的身影,祠堂中书声飞扬。难得的是六县联中用油印刊物《联中晨报》参加抗日宣传活动,那张八开小报,1938年下半年创刊,每周一期。主要内容是报道抗日消息,宣传各地解救活动。1946年停刊。联中这精彩的一笔如今物证仍历历在目。“宣州沦陷寇氛张,校址远涉旌西乡,四山环绕好风光,弦歌不辍武威扬,生徒纷集志坚强,分校宣泾并飞翔,誓灭顽敌驱豺狼,千秋万岁中华长”。激昂奋进的校歌昔日的联中学子再聚江村时情不自禁地哼唱。 文痕墨韵 点点滴滴劲透着一个村落的盛况:碎为两面三刀截的汉白玉上依然清楚地留着“龙山书屋”的字迹,江村不少老屋厅堂正壁上科考“捷报”还在传播着那份远逝的荣耀;裂开一角的青石碑上一代书法家包世臣的《汲古山房记》那样力透顽石;侥幸留下的《辞源》和从土中掘出的明代的端砚让人永远嗅到浓浓的墨香。
江村的书屋 江村明清时期建书屋,兴文会之风盛行,梅杏居、桐竹居、松筠书屋、鳌峰书屋、双凤书屋、梅坞、西麓、雪堂、传恭堂等都是江氏所建。当然书屋合并亦是常事。明万历间旌德知县卢洪春赠与江氏“旌阳第一家”的匾额。书舍、书屋是当时大族藏书讲学之所,多为私人创办。 正所谓“重诗书,勤课诵,多延名师以训之弟。”书屋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,间亦议论时政,采用个别钻研、相互问答、集众讲解相结合的教育方法。洪亮吉、包世 臣等名士都曾到江村讲过学。 江村所有书舍、书屋均建于山麓,环境清幽。可以说村庄被琅琅书声包围着,村庄在文里,炊烟亦入诗。 清末废科举,书屋为族学取代。最早的学校为清光绪三十三年(1997)绅士江志伊以金陵试馆房租及江姓文会田租为常年经费,在江村创办了公立养正初等学堂及育英女子学堂,主讲均是名流,求学的日多,经有司考绩,谓为皖南乡学冠。江村小学自创始到解放,历任校长均由江姓担任,教师也出自江家一门,罕见外姓。所有人事调配,经费使用官府也不得插手。这种状况足可看出江姓族望势强,财力在雄厚,人文荟萃。全县无一处可与之敌。 纵观江村书屋、书舍历史,最为后人传为美谈的要属“江村书屋”,因为那里曾有个名噪江南的江村图书馆。这是江姓人共同努力的结果,亦是江村人的骄傲。宣统末年,翰林院庶吉士江志伊从贵州卸任返乡,任养正学堂校长,目睹学校缺书,影响教学,献出珍藏的经、史、子、集,翰林江希曾捐一部分,名士乡绅捐一部分,集中存放于一处,便成为初具规模的图书馆。民国初年,安徽省省长、江村人江汉珊回乡省亲了解情况回省城后,派人到中华书局、商务印书馆购几万册图书相赠,丰富了馆藏。以后,江村文会又陆续购买了一批图书刊物。图书馆分藏书室和览室,共有书架200多个,书枯橱36顶。《四库全书》、《四部备要》、《二十本史》、《万有文库》等珍贵图书“江村书屋”均存。每年霉季管理员都将图书翻晒一次。不论是本村人还是外地人,都可以来这里借阅,旌德的不少名流学者,从中受益匪浅。 清翰忆编修江志伊诗云: 图书今古毕陈,香生一室; 风物人天兴感,笔下万言。
|